4 min read

单依纯的李白:过瘾的挑衅

单依纯的李白:过瘾的挑衅

昨天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说懂了李白,附上这首单依纯的歌曲,我正好点进去听了下,好家伙一开始很刺耳,后面的歌词慢慢好起来, 先是这句:

你看我多乖
多聪明
多么听话

不正是我们天天在和小孩说的么。再听一遍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刺耳,引起了我的兴趣就和 gpt 一起研究了一下。

李荣浩的李白

《李白》是李荣浩于2013年发行的首张个人专辑《模特》中的第二波主打歌。这张专辑不仅在商业上取得成功,更在专业上为他赢得了第25届金曲奖最佳新人奖的殊荣,奠定了他在华语乐坛的坚实地位。歌曲的歌词直白地流露出对社会既定规范的倦怠感:“大部分人让我学习去看世俗的眼光 / 我认真学习了世俗眼光世俗到天亮”。但还没到挑衅的地步。

除了歌词,音乐上听上去也更偏传统一些,耳朵上柔和,能接受。

单依纯的李白

12 年以后,2025年6月6日,单依纯在《歌手2025》第四期演唱了《李白》,我们先看音乐和表演层面,单依纯版本的《李白》在音乐形态上是一次大胆的尝试,表演现场融合了电子音乐、国风元素与另类摇滚,营造出一种光怪陆离的听感。在声乐处理上,她彻底抛弃了以往清亮、稳定的演唱方式,采用了包括“破音式嘶吼”、大段的念白,以及被乐评人耳帝形容为“不科学的发声”等多种极端技巧。其舞台表现力也被形容为“神婆风与颠婆风的混淆”,充满了原始的、非理性的能量。

而更有趣,或者后边演变成现象级Meme 传播的是她的歌词,和 2013 年的李白相比,歌词主要变动有下面几处,这些增补构成了这个版本的思想内核:

  • “我本是辅助,今晚来打野”:刚开始的这句,我反正没听懂,gpt 指出来这句是源自流行游戏《王者荣耀》的黑话,是直接与Z世代听众进行文化接头的暗号。它巧妙地将单依纯的艺术生涯比作一场游戏,将她自己定位为突破既定角色(辅助/情歌歌手)、主动出击(打野/实验音乐)的玩家。  
  • “区区三万天,试试又能怎”:这句歌词是我最喜欢的,它将生命长度(约82年)量化为“三万天”,并以此为基点,引入了一种“人生得意须尽欢”式的青年虚无主义,主张一种大胆尝试、不计后果的行动哲学。  
  • “如何呢?又能怎”:这句以念白形式反复出现的短语,我看是挑衅型表达的核心,是后面看最具病毒式传播潜力的“题眼”,迅速脱离歌曲本身,演变成一个独立的、现象级的文化迷因(Meme)。它是一种对外界质疑的口头耸肩,一种对潜在失败的满不在乎,一种宣告从世俗评判标准中彻底解放的自由宣言。这种态度与当下年轻人中流行的“发疯文学”——一种以夸张、非理性言行来宣泄压力的网络亚文化——的精神内核高度契合。

和前段时间流行的悟空类似,虽然第一遍听上去和我们本来意味的好听差很多,但是细品,也是有他流行的道理。这首李白就是把年轻人的自信,突破,和为自己而活演绎到了极致,“区区三万天,试试又能怎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