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 min read

AI 创业的黄金时代

于混沌中崛起,在割据中称王
AI 创业的黄金时代

从 2023 年 chatgpt 出现以来已经过去了 2 年,我认为 AI 创业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。不管是 claude 4, O3 还是 gemini 2.5 的不断降价,还是可灵,千问 VL 等多模态模型的不断强大都给创业者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想象空间,越来越低的试错成本。

大模型应用的混沌状态

另外,我觉得现在市场上虽然做模型,做应用,做 agent 的公司不少,但还处于一个相对“混沌”的状态,这就是机遇本身。

为什么说当前的“混沌”状态是好事?让 gpt 帮忙分析了一下。

1. 技术标准尚未垄断: 今天你用OpenAI的API,明天可能就切换到Claude,后天又有开源模型异军突起。这种技术的“不确定性”恰恰给了创业公司选择权和腾挪空间。你不需要站队,只需要选择当下最适合你产品的工具。巨头们在“制定标准”的战争中互相牵制,而你可以在战场的间隙野蛮生长。

2. 商业模式百花齐放: 是做SaaS?是按API调用收费?还是提供端到端的解决方案?没人有标准答案。这意味着,只要你能找到一个真实的客户痛点,并用AI高效解决,你就有机会定义这个细分领域的商业模式。从法律AI到医疗AI,从教育AI到营销AI,每个垂直领域都像一片等待开垦的处女地。

3. 用户需求正在觉醒: 大多数用户和企业对AI的认知,还处于“很神奇,但不知道怎么用”的“懵懂”阶段。这给了创业公司巨大的教育市场和定义产品的空间。你不需要去颠覆一个成熟的市场,而是可以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市场,成为用户在AI时代的首位“领路人”。

一人公司的不断涌现

随着大模型能力的增强,AI 创业的成本越来越低。举个例子,PhotoAI (Pieter Levels): 该案例是“一人企业”模式的典范。通过这一个网站其月收入已增长至13.2万美元,甚至一度达到15.5万美元。

当然Levels的成功并非偶然,而是其“多产迭代”策略的结果——在他70多个项目中,只有4个取得了成功,失败率高达95%。他的商业模式本质上是对OpenAI等AI接口进行封装,提供“线上摄影棚”服务,挂住了一个每个人都想有各种情景下照片的一个需求。其从第一天就开始收费的策略,有效地过滤了非付费用户,保证了现金流的健康。

圈地称王

大公司是“造王者”,他们提供基础设施、算力和底层模型。而创业公司,则是这片土地上揭竿而起的“诸侯”,目标是在某个垂直领域“称王”。

  1. 找准“根据地”:巨头们追求的是“大而全”,他们的模型必须像一把瑞士军刀,什么都能做一点。但这恰恰是他们的软肋——什么都能做,也意味着什么都做不到极致。创业公司的机会就在于“小而美”。选择一个极其细分的领域,比如“服务于独立游戏开发者的AINPC生成工具”,或者“帮助化工企业优化生产流程的AI模型”,然后用尽全力,将这个点的体验做到极致。这就是你的“根据地”。
  2. 灵活是最大的优势:大公司转身慢,内部流程复杂。而你可以今天发现一个新需求,明天就上线一个新功能。这种闪电般的速度和灵活性,是与巨头竞争时最强大的武器。
  3. 场景为王:不管是做垂直领域的 AI 应用还是智能体,其他公司特别是科技公司都没有你更懂场景和策略。所以在一个行业的一个小痛点,你是代表最强的专业。

黄金时代


当然AI创业的道路充满了挑战:技术迭代快,竞争激烈,资金消耗大。但正如每一个大时代的来临一样,规则正在被改写,地图正在被重绘。对于有远见、有勇气的创业者来说,这片“混沌”的战场,不是危机,而是通往王座的阶梯。

  • 需求侧:企业有 AI 焦虑,急需要东西去证明自己没有被颠覆,或者去满足一把手的 AI 竞争力的要求。个人需要工具来帮他们继续卷出效率。
  • 一人公司或者几人公司,没有历史包袱,可以扩展想象,AI 原生应用。敢想敢做。不局限于旧技术栈或者思维。
  • 时间是站在创业者这边,大模型会越来越便宜,能力会越来越强,意味着产品的能力/价格会越来越有优势,毛利率不断上升。

做点啥?AI创业的黄金时代,的确已经到来。